情商高的女人,都不在乎男人的感受
情商高的女人,都不在乎男人的感受
连任性都不敢的人,难怪谈不好恋爱。
《奇葩大会》上,蒋方舟说自己有讨好型人格。
蒋方舟何许人也?7岁就出书,19岁被清华破格录取,23岁出任新周刊副主编。少年天才、有才貌美,开挂的人生需要讨好谁?
但她却说不是这样的,就是因为很小就成名,接触到的人都比自己大得多,也厉害得多。
从小就不自觉地迷信:他们那么厉害,他们认为的,一定比我要正确。虽然我内心不这么认同,但跟他们保持一样总没错。
迎合、讨好,不知不觉成了蒋方舟的保护色。
像蒋方舟这样很会讨好人的,照说谈恋爱应该很顺畅。
但事实恰好相反。
蒋方舟说自己是渣男收割机,不,更准确的,是渣男培养所。
她说:我每次谈恋爱,都是特别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觉得对方真的过分了。
比如说,她交过一个控制欲爆棚的男朋友,一找不到她就夺命连环call。
蒋方舟很反感,但每次还是会接,还是不敢跟他说自己很讨厌这样。就为了让男朋友高兴,她忍。
但她忍耐的进度条以及限度,男朋友并不知道,所以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末了,蒋方舟有一天忍无可忍了,直接跟那人掰了,拉黑不理。
那人就崩溃了。因为我平时那么对你,你不是挺受用的,怎么突然就翻脸?你耍我啊?你是不是外面有别人?
这样的故事重复发生,蒋方舟自己也纳闷:他们一开始都是挺好的人呀,怎么一个个跟我在一起之后,都会变得越来越渣,最后分手都分得吃相难看?
几年之后,蒋方舟跳出连接几次失恋的阴影,回过头去看,才明白:其实,是自己平时有气不敢发,以为爱就是一味讨好前男友们,才把他们培养成为所欲为的渣男。
彻悟的蒋方舟说:“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低到尘埃里,他一个不高兴,你就愧疚,就讨好,就不敢任性做自己,这样的爱对方不一定享受,但你一定痛苦。痛苦注定伤害爱。
讨好型人格,是盗版高情商
很多人常常混淆讨好型人格和高情商。老以为,还不是都一样吗?
没错,高情商的表现之一,会为别人着想,讨好型人格也有。
高情商的表现之二,懂得换位思考,讨好型人格也有。
高情商的表现之三,很会取悦别人,讨好型人格也有。
但最本质的不一样是:
高情商是能让你开心,我很有成就感。
讨好型人格是只有让你开心,我才有安全感。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盗版高情商。
讨好型人格,败就败在太把对方的感受当回事儿。
讨好型人格,本质是低自尊
讨好型人格,谈恋爱常常伤害自己,很好理解。但他们中很多人就不明白了:我都那么照顾ta的感受了,ta为什么还是要离我而去?
认识一个女孩,她在家里是二女儿,从小爸妈都关注姐姐和弟弟。
姐姐是老大,弟弟是男孩,他们与生俱来就有关注的资本。
这个女孩从小就比姐姐弟弟努力,读书比他们厉害,工作找得比他们好,家务活做得比他们多。
她觉得只有这样,爸妈才会爱她。
必须很努力,让自己更有价值,才值得被爱。
谈恋爱了,她同样百般讨好男朋友,男朋友无辣不欢,她最怕辣,还是顿顿陪他吃辣,不仅陪吃,还要给他做。
男朋友喜欢欧式大眼睛,她是古典小脸小眼,还是天天戴美瞳,画大眼睛,还去割双眼皮。
男朋友不喜欢她做销售,要陪客户喝酒,她辞职,去做没什么热情但能准时下班的文员。
……
但男朋友还是提分手了,她快奔溃:“我为你改了这么多?还不够好吗?你要分手!”
男朋友说:“你改了很多,可是我越来越有压力。”
她更歇斯底里:“你以为我愿意啊?还不是因为你喜欢……”
男朋友说:“我还喜欢林志玲、刘亦菲、波多野结衣……可我爱的只是你本来的样子。”
不是每一分喜欢放在一起,就能拼凑出爱。
不是每一分讨好堆在一起,就能兑换回报。
讨好型人格的每一分爱背后,都明码标价。
只可惜,爱情不是低到尘埃里,就能开出花来。
讨好型恋人,
也可能是吸血鬼恋人
姗姗会跟前男友分手,说来也简单。他们当时同居,两个人穷得交完房租,每天只能吃泡面,加条火腿算吃大餐。
这种情况下,她男朋友突然接到一个发小电话,说要借三万块,凑彩礼,娶老婆。
姗姗一听就跟男朋友比嘴型:“我们没有钱啊,你拒绝他嘛。”
她男朋友会意了,但还是跟发小承诺:“行,我想想办法。”
挂了电话,姗姗就直接说:“彩礼不是给多给少给个心意吗?”
男朋友说:“铁哥们,要结婚,这种大事,不帮这兄弟做不成了。”
姗姗说:“我们哪里有钱借他?要是有钱,我们要天天吃泡面吗?”
男朋友没话说,姗姗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没想到他去跟别人借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整整三万,给发小当彩礼。
姗姗跟他闹:“你这怎么回事啊?有钱借人结婚,没钱就让我陪你还债?”
男朋友说:“耽误兄弟结婚,这事不厚道,我过意不去。我们俩,一体的,再省省,这钱就还上了。”
他低自尊,连带女朋友也低自尊。他讨好别人,连带女朋友也要讨好别人。
结果呢,那发小办了婚礼,根本没提还钱,人前人后夸姗姗男朋友仗义,接着又开口借钱换新车。姗姗男朋友透支信用卡也要借给他。
姗姗火大,男朋友掀桌子说:“这是男人的面子,你懂吗?”
姗姗当即就跟他分了。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中提到:
“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一个讨好其他人,唯独拖惨枕边人的恋人,跟吸血鬼没区别。
讨好型恋人,
都有阴晴不定的父母
我朋友荔芳,特别多人追的那种。
但她偏偏每次谈恋爱都喜欢倒追别人,而且都是追那些脾气古怪的忧郁男。
结果无一例外,无论荔芳怎么讨好,忧郁男还是忧郁,最后还都甩了她。
以前我常感叹她遇人不淑,直到后来见到她妈妈,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
她妈妈是一个阴晴不定的人。这会儿跟你嘻嘻哈哈寒暄着,没一会儿突然就抹起眼泪来。
我看着怪尴尬,但荔芳就很自然就拉我走出来:“我妈就这样,她一哭就需要安静,你千万别问她为什么哭,也别看着她哭,她会发飙。”
荔芳说:“从我记事起,我妈就这样了。
我清楚地记得,小学时放学回家,想笑不敢笑,进门看看妈妈笑不笑,妈妈要是笑了,我才敢笑。
有很多次,妈妈一见我就说:‘你心情很好吗?你妈都快离婚了,你还这么高兴?’
她一这样,我就觉得天要塌了。她跟爸爸吵架了,没人要我了。
不自觉地,我老想让她不哭,她不哭,我才心安。
但最让我挫败的是,我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她。”
心理学家肖教授说过: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表里如一、直接而真实的。但如果他遇上情绪极度不稳定的父母,就被动学会讨好。
之所以说是被动讨好,是因为他不这么做,随时都有被父母遗弃、弄死的可能。出于这种死亡焦虑,孩子不得不这么做。”
而讨好型人格的恋爱,又如武志红所说,是在修正童年的错误。
荔芳即使成年,也始终没法化解妈妈带给她的死亡焦虑。
所以她不停寻找相似特质的男朋友,想通过讨好改造他们,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讨好型人格说白了,就是内在有一个敏感脆弱的小孩,总想去讨好别人来获得安全感。这个对感情是个大忌,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改变。
你要接受:别人不喜欢你。
就像前面讲的荔芳,一个再优秀再受欢迎的人,都会遇到不喜欢自己的人,很正常。你要接受这个事实,没必要认死扣。
要相信,不喜欢你的人,再怎么讨好,也不会真心喜欢你。女追男,尤其如此。
你要接受:你不必让别人满意。
尤其是爱你的人。ta觉得你腿不够细,眼睛不够大,这很正常,你也可能觉得他没有腹肌,不够强壮。
不够完美,但依旧相互离不开,这才是大多数人的恋爱。
没人完美,没人让别人全然满意,但你男朋友选择跟你在一起,就是对你最大的赞美。
你要接受:你没那么重要。
不要那么自恋,你真的没那么重要。无论是你拒绝,你生气,还是你忍让,你讨好,别人的感受绝对不会像你一样明显。
所以,以牺牲自己为前提的讨好,都是包着自恋外衣的自虐。
正如罗斯福总统的妻子所说:“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愿意伤害你。”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不那么在乎别人的感受,
他们放开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越真实,越容易吸引对的人,走入真正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