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戏曲人物:表演艺术家张鸣琴
晋剧戏曲人物:表演艺术家张鸣琴
荡气回肠下河东,
芦花一曲入云空。
鸣琴唱腔人称颂,
十五贯里演况钟。
常看晋剧的观众经常会说起《下河东》、《十五贯》、《芦花》,而这三出戏最快让人想到的就是张鸣琴这个名字;你要与孝义人说起张鸣琴,他们会自豪的地说:“张鸣琴、侯玉兰是我们孝义人的骄傲”,言语中不无得意。谁能想到当年一个叫小润莲的青衣演员,因为剧团一次反串演出,扮演唐王,成了后来名扬三晋须生张鸣琴。
张鸣琴这个名字,在当今晋剧界可谓威名远播。上世纪孝义新艺剧团,由于介休、孝义、灵石三县合一,短暂为隶属于介休新艺晋剧团,戏报上也写的是张民琴、侯玉兰、王青兰、杨录光,这是剧团主要骨干,在各地演出深受欢迎,风靡晋中、吕梁。从孝义唱到太原,又唱过了四川成都。在太原演出期间受到丁果仙的赏识,收在了门下,给予了指导。四川成都有许多山西南下干部,对于山西梆子非常有感情,这时的张鸣琴感受到外地山西人的热情,为他们演出一出出精彩的剧团,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到山西,新艺晋剧团归到了晋中地区,张鸣琴的艺术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时王永年、许石青对她帮助很大,一段段的分乱弹,一句句抠唱腔,唱腔和表演得到升华了,在晋中、太原名声大振。《下河东》、《芦花》每到一地,必须上演,而且场场爆满。1965年许石青根据《一匹马》改编一出现代戏《三下桃园》,在这出戏里侯玉兰是主演,张鸣琴只演了剧中县长的一角,在最后一场县长一段唱,激情饱满,观众就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每次演出总能达到最后的高潮。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代,张鸣琴唱腔表演,日渐成熟,风格独显。由许石青、张正申老师进一步改编《下河东》,进京演出深受好评,演进了中南海小礼堂,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让北京戏剧界专家赞不绝口。在各地演出晋中剧团《下河东》是首选剧目,不仅她演,剧团其他须生都要演出《下河东》,可见其深观众之欢迎。这出戏里她念白有力,唱腔饱满,刚柔相济,在对呼延寿庭的二性唱段中“爱卿所奏多忠恳,不愧大宋社稷臣”,她认为这两句唱的稳一点,“多忠恳”,“社稷臣”要唱的重一点;后面“切莫在此招讨印,挂帅保驾下河东”这两句要刚健一些,紧一点。“龙棚”是剧中最为中心的地方,用晋剧传统的七锤子平板,“困河东遭凌辱心如刀绞,愁得王两鬓白须赛银毫……”,词写的贴切自如,唱得轻重缓疾,得体大方,表达了赵匡胤心似油浇却显的十分无奈。后面的垛板入腔入韵,一字一句,声声清晰,最后加快节奏,突出剧中人心烦意乱,杀气腾腾。随着电视传媒发展,不管是省内外,内蒙、张家口,大多戏迷票友唱的《下河东》,都以她的唱腔为标准。原平戏迷研究会会长米满堂说:“我们原平有个演员,中路北路都能唱,其他戏都能按北路味道来唱,唯独唱《下河东》,唱北路就能串到张鸣琴的唱法了。”可见张鸣琴的这段唱影响之深,在原平、阳泉等地学张鸣琴的不在少数,前几年电视台举办票友比赛,胡中红就因唱“鸣琴腔”,而得到观众和评很多好评。
在舞台上,她与侯玉兰、王青兰、杨录光、王万梅、宋云仙、郭茂华、雷丰年、程伶仙、降金元等众多同行合作,演出一出又出的大戏。在《芦花》、《十五贯》剧中两个不同的角色,演绎的感人至深,令观众不能忘怀。其实张鸣琴的戏很多,如《打金枝》、《雁塔寺》、《空城计》、《算粮》、《花烛恨》、《齐公外史》等,现代戏《海港》、《洪湖赤卫队》,还在戏曲电视剧《血泪铭》里演出母亲。在《打金枝》里唐王雍容大气,得体自然,上殿一场中“上前来将皇兄急忙搀起”,她用的是自咬导板,表现皇帝对郭子仪要斩爱婿时急忙制止的心情。
张鸣琴在戏曲中塑造了众多人物,她在唱腔上吸收了丁果仙激昂豪放,吐字、韵白、发声、共鸣,同时融会了马秋仙前辈的刚劲奔放一些唱法,加上王永年对唱腔乱弹教诲,孝义老乡许石青的编导排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自成一体。唱腔韵味深沉厚实、激情饱满,道白字压千斤,铿锵有力,表演细致入微,收放自如,相得益彰。
进入新世纪以后,其女儿杨红丽,徒弟侯钢英、荣爱梅、王改玲、阎玉堂等,都是各个剧团的骨干主演,把鸣琴腔唱响了三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