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方腊起义
在北宋时期,曾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一次是北宋初期的四川王小波起义,另一次是北宋末期的江南方腊起义。王小波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第一个提出"均贫富"的口号,方腊也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革命纲领和"轻徭薄赋"的治国理念,这些口号和纲领对后世的农民起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末期,奸臣当道,吏治腐败,宋王朝内外交困,岌岌可危。宋徽宗赵佶在艺术上很有天分,在治国方面却昏庸无能,他任用蔡京、童贯等佞臣,陷害忠良,穷奢极欲。为了装饰宫殿,构建园林,在江南各地搜刮民间的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闹得民不聊生,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家破人亡,走投无路,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终于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
11月初,起义军建立政权,方腊自称"圣公",立年号"永乐",建置将帅分为六等,以头扎各色头巾作标志。11月底,农民军打下青溪县城。12月初,又攻取睦州,然后分兵两路:一路向杭州方面进军;一路穿过千里岗山和天目山之间的峡谷,进入歙州(今安徽歙县),逼近宣州(今安徽宣城)。农民军所到之处,"见官吏、公使皆杀之"。对恶霸土豪坚决镇压,焚烧他们的院宅,把财产分给贫苦的农民。
方腊起义军的纪律严明,每到一处,老百姓都像接待亲人一样烧水煮饭,给伤员换药、喂水。由于农民军和群众一条心,在政治上无视"君臣上下";在经济上"凡物用之无间,不分你我",所以发展迅速,作战顺利。三个月时间,"永乐"大旗已飘扬在睦、歙、杭(今浙江杭州)、处(今浙江丽水)、婺(今浙江金华)、衢(今江衢县)等6州52县。
方腊起义军的迅猛发展,吓坏了宋徽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当时,宋朝正准备与金人夹攻辽国的战争,已调集各路精兵强将,得知方腊起义的消息后,遂停止对辽作战,派遣童贯率领15万大军前往镇压。同时,罢朱勔官,撤销"应奉局",停办花石纲,用此欺骗人民。
起义军对宋王朝如此迅速的大军压境没有准备,因此,在战略上失策,仍分散在各地作战。在杭州战役中,起义军同10倍于己的敌人搏斗,无一人投降。在帮源洞战役中,起义军7万人战斗到最后一刻。1121年4月,方腊不幸被俘,于8月在开封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