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舆情热点 - 热点事件之二:711便利店广告涉嫌“擦边”
消费舆情热点 - 热点事件之二:711便利店广告涉嫌“擦边”
【事件概况】
6月7日,新浪财经发布消息称,6月6日,一网友发文表示,广东茂名一家711便利店柠檬茶和mini酒的广告涉嫌“擦边”,文案配文“她不醉,没机会”,引起争议。6日晚间,广东赛壹便利店有限公司(广东711便利店)发文称,对该事件造成公众的不适表示诚挚的歉意。
中国新闻周刊、新快报、北京晚报、中国网、中国经营报、人民法院报、36氪、中国妇女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此事进行评论及跟进报道。
截至6月13日晚,该事件网上相关信息4888条中,负面敏感信息高达4523条,以微博为主要传播渠道。
【媒体视角】
视角一:跟进事件进展。多个媒体报道,6月6日晚,涉事门店发文致歉;6月7日,711客服称,门店广告确实有这句话,且目前已撤下该广告。广东711便利店解释称,经核实该海报是茂名地区极个别门店在没有上报公司总部审核并批准下,自行制作并张贴,违反了公司内部广告宣传的管理规章制度,已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理。
视角二:中国妇女报等媒体围绕此次事件进行了评论,在严厉批判相关问题的同时,表示该广告情形恶劣,甚至涉嫌违法犯罪,同时也会严重伤害企业信誉。
视角三:部分媒体在此次711“擦边”广告事件中,揭露品牌营销中类似低俗广告的其他案例。包括卫龙辣条包装印有“约吗”,及近年来椰树、茶颜悦色、绝味食品、宝洁、妇炎洁等品牌,都曾被曝低俗营销或性别歧视。多个观点指出,相关低俗营销问题难禁的背后,是流量时代下,商家因利益诱惑、违法成本低等原因导致。
视角四:新民晚报等媒体通过相关事件,对当前广告监管及低俗广告治理提出呼吁。其表示,想要遏制还需执法力度的加强,除了细化法律规定外,建议对于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广告营销立即介入,结合事实与法律严肃查处。
【网民观点】
@ppt大户:这类低俗营销手段涉嫌违反广告法,除了口头上的愤怒和抵制,还要落实到位的罚单。
@夏了夏天_85105:这不是擦边广告,这是教唆犯罪!
@羊毛ws:一出事就是未经审核允许,找的理由都没新意。
【事件延伸】
在此次“711便利店广告涉嫌‘擦边’”舆情事件中,因相关低俗广告较为典型,因此快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及媒体的集中报道。同时,也掀起了围绕“低俗广告”为何屡禁不止的大范围讨论。在还原事件的起因及后续处理结果的同时,媒体及网民围绕违法广告内容的评论和观点较为集中,在声讨相关企业的违法情形同时,更从多个方面呼吁社会共治,以遏制此类广告的出现。
笔者看来,低俗的点子、别有意味的配图、“一语双关”的配文……多数成年人都可以从中体会到类似广告语对女性的恶意,此种营销确实在对女性极度不尊重的同时,也对整个消费环境带来恶劣影响。营销固然重要,但抛弃了道德准绳的营销,不仅不会带来消费者的热捧,反而会对品牌留下恶劣印象、降低信任。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品牌“轻研发重营销”积病已久,“擦边”广告、营销翻车的案例不在少数,事件发生后绝不是撤下广告或道个歉而已。屡禁不止的背后必须反思的是,是管得不够严,还是罚得不够狠?杜绝擦边,必须狠罚,以儆效尤。(二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