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孩儿的成长史
北京女孩儿的成长史
大家好,我是京师玩儿主,这每个地方儿称呼女孩的方式都不一样,北京女孩儿打小开始,就有很多的称呼,今儿就和您聊聊北京的姑娘成长中的别名史。
北京人家儿里,要是得个女孩儿的,她就与生俱来的了个,估计在全国都统一的名字,那就叫“闺女”。后来还有了个,应该属于北方语系中的一种称呼,那就是“丫头”。这些“丫头”们,尤其是到了会说话、会跑以后,通常还会在它们后面儿,再加俩字儿,那就是“丫头片子”。这“丫头”原本是指女孩儿一种发型。但那为什么说了“丫头”,还要加个“片子”呢?在民间,有三种说法儿,1是:在古代,生了女孩,被叫做弄瓦。这瓦是片状的;第2种说法儿是:民间传说,在怀孕初期的最早的三个月份里,女性的发育形状是为片状的;第3种说法儿是:以前孩子,不论男女,出来跑得玩儿,都穿的是开裆裤,但是女孩儿长大些了,在这么露着不好,于是就在裤子后面加一个布片儿,俗称屁帘儿。后来又简称“片子”,因为是给女孩儿、给丫头专用的,所以就渐渐演化成“丫头片子”。
北京目前的文化体系中,受满族旗人文化影响较多。于是这块儿地界儿上就出现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高攀”不起的,也惹不起的一群特殊的女性,那就是“姑奶奶”。“姑奶奶”从字面上理解,其实就是对长辈的一种称呼,即爷爷的姐妹。在旗人家庭里,奶奶不叫奶奶,叫太太;妈妈也不叫妈妈,叫奶奶。在旗人文化中,“妈”这个称呼,算是低贱的称呼,它们一般多是指佣人,比如奶妈、老妈子等等。而对于家里的闺女,本家族的人,称呼上都叫“咱家姑奶奶”;不管出了嫁的,还是没出嫁的,则都称为“姑奶奶”或“小姑奶奶”。故此,在北京也就有了“,未出门,大三辈儿”的说法儿。其实这种称呼,只是尊称,不代表辈分。在满族旗人的人家里,这些“姑奶奶”们都是说一不二的,家里人都得迁就、甚至娇惯和放纵。这在大汉沙文主义里所讲的什么女性要“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裹小脚儿”、不能抛头露面,甚至家里来客人都要回避等等,这些男尊女卑的事儿,对于满族女孩儿来说,那是绝不可能的。用现代的话来形容,这也算是女性自由、平等(地位其实比男性高)的先例了。在那个时候,普通旗人家里的姑奶奶们,上街采购,上戏楼听戏,去茶馆里喝茶,逢年过节去逛庙会,那都是家常便饭,在这些地方儿,可以说随时能见到她们的倩影。当年,京师有句谚语为:“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大姑娘满街跑”,说的就是这个景致。
在旗人文化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1:在满族打天下的时候,几乎是“全民皆兵”,旗人家里的男丁,都是要上场打仗的,家里就剩下妇女和儿童了,于是女儿们,就要帮着母亲持家。久而久之,旗人家庭就出现了姑奶奶当家做主的现象。您想想,都当家主事了,这地位能不高吗? 第2:清朝入关之后,规定所有旗人女子在出嫁之前,都要参加皇家选秀,也就是说所有旗人女子,都有进宫当娘娘的机会。所以在姑奶奶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人敢对她不尊敬,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得罪的会不会是未来的娘娘。第3:清朝后期,慈太后禧垂帘听政,旗人家的姑奶奶们本来地位就高,现在女人掌握天下,姑奶奶的地位就更加尊贵了!
咱北京姑奶奶的这份尊贵,可不是白叫的,您要当得起才成。她们不仅要知书达理,更要会持家守业。在家里,虽不是主事儿的,但面面儿都要俱到,样样儿做的都让您挑不出毛病。在外呢,有个事儿,只要姑奶奶能出面的,绝对给您办的漂漂亮亮的。她们办起事儿来也绝对大气,甚至各个都能独当一面,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她们也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代名词。该横的时候,她们绝对不会给您留面儿的。老北京的姑奶奶“不好惹”,“特厉害”到是真的,以至于后来发展成对女性的“敬畏”之词,比如说:“这位姑奶奶可不好惹,您悠着点儿。” “哎呦喂,我的小姑奶奶。。。。。” 等等。女同志生气了,也常以“姑奶奶”自居。后来到了民国时期,随着文化的交融,姑奶奶这种叫法儿,也慢慢的在汉人家庭中流传开来。不管旗人和汉人,老北京人对女儿都称呼为姑奶奶。其实这一声称呼中,更多的是透着疼爱。
解放后,北京文化里又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那就是北京独有的大院儿文化。(也就是当时出现的大量的各大机关、高校或党政军的大院儿)。这大院儿文化,即受到北京当地环境的影响,又自成体系。到了60年代左右,由于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加上家里大人都很“忙”。那些没有人看管的,当时处于青春期,荷尔蒙又最旺盛时期的年轻人,整日无所事事(那时学校,是社会上最大的幌子,学生比老师都厉害。。。),天天逃课后在大街或大院儿里闲逛。不知不觉中就出现了一种对女孩儿的新的称呼,那就是“大飒蜜”。这“大飒蜜”,就是指面容姣好,眉清目秀,皮肤细腻,气质俱佳,还性格开朗大方、不卑不亢的女性。当然它还有别的叫法儿,如叫蜜,飒蜜,还有尖儿蜜等等。而这称呼的出处,据说是因为当年,毛主席有这样一首诗词,说的是:“飒爽英姿五尺强”,其说的就是那些,有飒爽英姿的年轻女性。这里面儿的“飒爽”这个词儿,在咱中国的词汇里表示的是,个性比较张扬的意思。而接到最高指示后,学的最快的,肯定是这些大院儿里的孩子们了。所以没多久,这“大飒蜜”一词,便产生了。大院儿文化,在和当时北京本地文化的无数次“斗争”和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渐渐的,这“大飒蜜”的称呼,也在北京的四九城里传开了。但这“大飒蜜”和刚才说的“姑奶奶”,在形式上还是有些区别的,首先就是“大飒蜜”一般都是指漂亮的姑娘;而“姑奶奶”不是,您只要是北京女孩儿,各个儿都是“姑奶奶”。其次是,“大飒蜜”是指对自己的男人,能给足面子,尤其是在外场上。当然,回家后怎么样,咱就不知道了,不然那搓衣板儿和主板,键盘的传说从哪儿来的,是吧。而说到“姑奶奶”,那可不吝这个,您要是把她们逼急了,这可是不论什么场合儿,都敢给您掀桌子的主儿。
其实在地道的北京本土文化中,对女孩儿的称呼多为“妞儿”。全称为“北京大妞儿”。这个称呼,可真算得上是北京所独有的“特产”了。至于这称呼是从何而来的,则无从考证了,但肯定是比“姑奶奶”和“大飒蜜”要早很多。“北京大妞儿”,说的就是一个“大”字儿。但这个“大”字,可不是指什么胸大屁股大,或者人高马大的意思,其是指北京姑娘的性格脾气,说的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那股子大气。说白了就是大大咧咧、不矫情、不鸡贼。当然也不好跟人玩心眼儿,因为人家压根儿就不在乎!
上述提及的这些称呼,其实更多的是指北京姑娘的性格本性。她们大气、豪爽,有见识更有胸怀!她们是“真飒”, 但她们是飒而不傻,也分得清孰轻孰重。她们不怂,您要讲理,那就好好讲理,大妞儿们的嘴皮子功夫,就从来没输过。您要动手?这帮姑奶奶们更没输过了!北京大妞儿道义在肩、仗义行事。她不但好讲真理,还善打抱不平。她们身上有股男人气,但别误会,这并不代表她们没有女人味儿。她们有担当:尤其是结婚生子了以后,更是直接从女孩进化成为母亲。自己小家里的事情一个人全搞定了不说,亲戚朋友这个大家庭里的事也绝不含糊。北京大妞儿涂口红的时候可能会手抖,但是办事儿,那是绝对靠谱。
俗话说老北京大妞儿有三大好,那就是:话密、人傻、心眼儿少。和她们交朋友就等于多了个哥们儿,哥们儿有难,一个电话就到,绝不含糊。这儿叫「局气」。北京大妞儿傲气,但不娇气。她们能吃高级料理,也能在地摊儿上面儿,对着光膀子的大爷撸串、喝啤酒。她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嘴损,嘚啵嘚的,什么词儿都敢往您身上招呼。真是有多爱您,就有多损您。但损归损,对您的关心和体贴,那是一分也不会少。北京大妞儿的嘴还都特能挺贫,但无一例外,个个儿都特懂礼貌,甭管遇上了谁,必须都得称“您”,因为这是打小儿爹妈教的规矩。她们喜欢痛快的,跟她们磨叽成不了事。说怎么多,您别被北京姑娘身上的这股子“冲”劲儿,给吓着了,其实和她们打交道最简答,就两字儿,那就是“ 别装”。
北京大妞儿这种性格,也只有在北京皇城根儿下长大的丫头,才会有。正是因为历史兴衰、世态炎凉都凝聚于此,所以她们就算住在小胡同的平房中,心里也都有那种能端的起来的“范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都要归功于这座城市的气场,这个气场要是破了,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这样特色的姑娘,可就见不到了。
如今的北京大妞儿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操着一口京片子话的北京大妞儿,那就更少了。您要想了解下她们,估计您得多去几次朝阳找找了,据说那儿的大妈,大部分都是从北京大妞儿转变过来的。还有就是,如果您像进一步了解一下并且还时间紧张,那您就抽一个多小时,看部老舍先生的老电影,“骆驼祥子”也成。
那好了,今儿就先和各位聊到这儿,咱们回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