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入地蚯蚓爬出,农村“电蚯蚓”一天抓上100斤,卖高价药
电针入地蚯蚓爬出,农村“电蚯蚓”一天抓上100斤,卖高价药
当一种低成本的野生动植物,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的时候,那么就能导致其陷入生存危机。为了追求利益,很多人往往不顾后果,只要某种低成本的动植物有钱可赚,就会大批量捕捉或者采集这些动植物去卖。结果一些原本很常见的动植物,反倒成了罕见的物种。
猖狂风电蚯蚓拿去卖
如果是泥鳅黄鳝小龙虾这些能当作食材的野生动物,一些人为了赚钱,选择去野外大量捕捉,似乎还说得过去。蚯蚓这种看起来不值钱的东西,因为其利益可观,很多人便打起了电蚯蚓卖钱的主意。
电蚯蚓算得上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如果养殖蚯蚓,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成本投入。去野外电蚯蚓拿去卖,成本就只有买一个电蚯蚓机的价钱。据新闻报道,专门从事电蚯蚓的人,一天可以收获五六十斤,最高时可达到上百斤。
不过电蚯蚓毕竟是操作高压电来捕获蚯蚓,如果操作不规范,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因为电蚯蚓赚钱快,很多人就跟风电蚯蚓,触电身亡的事件因此频发。
电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之所以能卖钱,跟它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有关。蚯蚓是一种中药材,可以帮助清热利尿,治疗关节疼痛。从蚯蚓中可以提取蚓激酶,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和美容产品原料。蚯蚓也是一种很好的鱼饵,钓鱼正逐渐成为一件普遍的休闲活动,需求量大了,蚯蚓这种较好的鱼饵价格也跟着上涨。
可能这些用途需要的蚯蚓数量不多,作为饲料就需要足够数量的蚯蚓了。蚯蚓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一种重要的高蛋白饲料,养殖场购买的蚯蚓数量自然不少。不过养殖蚯蚓不会造成什么后果,而电蚯蚓影响就很大了。电蚯蚓自然是去野外捕捉蚯蚓,虽然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但电一次蚯蚓,整块土地的蚯蚓就被清理干净了。
这样没有足够的基数,蚯蚓的数量自然难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蚯蚓对于土壤环境的改善很有帮助,蚯蚓在土壤中蠕动让土质变得疏松,植物的根系就能更好地在土中扩散,吸收营养物质和水效率更高。
没有蚯蚓的土地,土质往往十分坚硬,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蚯蚓在疏松土壤的同时,还会在土中排便,蚯蚓粪是一种高效有机肥料,施加蚯蚓粪的作物,产量相比施加化肥的作物更高。
养殖蚯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养殖蚯蚓并不是一件需要多高成本的事情,因为蚯蚓适应能力很强,只要添加禽畜粪便、秸秆等废物,规划养殖床的合理范围,就能投入蚯蚓进行养殖。养殖蚯蚓不仅能获得大量蚯蚓,还能获得蚯蚓粪,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施用化肥虽然见效很快,但对土质的影响很大,用多了土壤的肥力就会显著下降,还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
所以对于电蚯蚓这样的灭绝式捕捉蚯蚓行为,应该予以禁止。对于养殖蚯蚓这样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和保护环境的做法,应该予以鼓励。而要杜绝电蚯蚓也很简单,只要蚯蚓的价格显著下降,电蚯蚓的人看不到利润,自然就不会再去做这种事。降低蚯蚓的价格可以通过扩大养殖蚯蚓的规模,降低养殖蚯蚓的成本。
用养殖产业来取代捕获野生动植物这样的行为,更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来看,要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需要将基本的生产生活都打造成产业。只有实现了人类生产的自给自足,自然环境才能维持原本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