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中国首富村华西村,户均存款600万,如今却负债400亿
昔日中国首富村华西村,户均存款600万,如今却负债400亿
在中国富裕的城市很多,但是要说富裕的农村,却非常的少见。毕竟农村相对于城市的发展,有些落后,再加上地理位置等原因,都会导致农村发展不起来。
但是有一个农村扭转乾坤,成功的成为昔日中国首富村,它就是华西村。
曾经的华西村可是非常的富裕,甚至能达到每户人均存款六百万。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现如今的华西村却负债四百亿。
负债四百亿的首富村
华西村在课本上、新闻上都曾经出现过,它的出现也代表了农村并不一定就要落后城市。
华西村的兴起,让不少农村看到希望,但是曾经光芒万丈的华西村,现如今却已经落寞了。
往日的华西村非常富裕,甚至家家户户都能有工作,而且存款还不少,户均600万。
可如今再看华西村,却身负四百亿的负债。而华西村之所以变成这样,都是因为华西村在制度、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问题。
华西村的成功是仰仗于全村的努力和一个聪明的带头羊,可是他们并不愿意和外地人分红。
也就是说华西村很少会有外地人,都是本地农村的,这也导致外面的人才资源流通不进去。
偏偏内部的人几乎都在“躺平”,毕竟他们只要分红赚钱就行,无论是什么学历,华西村都会安排个岗位。
这也导致不少华西村的人选择躺平,为此内部的管理模式,人才资源都不足。
与此同时,华西村的村民十分排斥自己人外出打工。如果外出打工的话,村民就会特别看不起,甚至分红都享受不到。
为此在这种情况下,华西村宛若一个坚硬的铁桶,内部的人不上进,甚至都不能出去,同时外面的人也进不去。
没有了先进的管理,华西村还是靠着曾经的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这就导致华西村越来越衰弱。
可是他们还想要复刻曾经的繁华,认为必定能再次成功的站起来,结果事与愿违,反而让华西村负债了四百亿。
昔日成功的原因
华西村为什么曾经能够成功,成为首富村,现在却不可以了?
如果光是管理的问题,也不应该导致他们衰败这么快。
其实人才占据很大原因,为什么华西村的人不愿意上进?不仅仅只是因为有工作。
在华西村建立成功以后,开始大量投资内部,改善华西村的状况。为此一个小小的农村,却包罗万象。
华西村的大力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华西村村民从生下来到长大,甚至到养老问题,都有华西村顶着。
华西村帮助孩子上学免费,养老免费,看病免费。在如此惬意生活的环境下,自然努力也没有用。
为此华西村的人基本上都选择了安逸生活,不担心外面的世界如何。况且本以为能吃一辈子红利的钢铁、旅游等行业,反而被限制发展。
毕竟我们国家经历了煤炭、互联网到现在的新能源,钢铁行业虽然重要,可是现如今已经不是重要的企业,而且钢铁资源过剩,都导致华西村的钢铁发展不起来。
况且曾经华西村发展起来以后,把村庄建设的都很完善,再加上地处江南风景这种地方,不少人都想要来着旅游。
华西村光是凭借旅游一年都能挣不少钱,只可惜华西村的营销并不好,再加上没有名胜古迹,没有什么新鲜感,这都导致华西村游客数量在不断的下降。
华西村众多产业都是支柱的存在,发展便会有污水、废气排出等问题,这也导致华西村很多产业的发展都受到限制。
再加上疫情等多方面原因,现在华西村也越来越落寞,而且华西村内部的管理者基本上都是开创者吴仁宝的亲戚。
哪怕是在古代,任人唯亲始终不会治理好国家朝廷,为此皇帝才忌惮后宫干政,外戚干政。
杨玉环就是一个例子,她的亲戚都进入朝廷,可是却把朝廷打理的乌烟瘴气。
面对血的历史,吴仁宝依旧选择了家人、亲属成为华西村的当权者,这也导致他们即便是不上进,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
昔日繁华景象
现在的华西村已经没落,即便他们也想要转行,但是也十分困难。不过纵然现在华西村出现了问题,但是他的成功之路也是很难复刻的。
在上个世纪的华西村,其实并不富裕,甚至都可以用贫穷形容华西村,这也导致华西村一直落后。
农村人基本上都认为只要好好种地,一家吃饱不会冻着饿着就好。然而这种情况直到吴仁宝的出现,才打破。
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家如此贫穷,他一心想要改善这种情况。
领头羊才是决定了发展的成功和失败的因素,很显然吴仁宝是成功的。他多方学习,四处找资源,最终带动村里的人一起种地。
先发展起来经济,等有了钱以后,在开始开设钢铁厂,在那个年代,正好发展钢铁成为了一条出路。
随着吴仁宝的带领,华西村发展也越来越好。不过吴仁宝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选择继续考察。
于是吴仁宝学到知识以后,继续回到农村建设,这才让华西村多元化发展,并且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家家户户都会有十多万的存款。
当时人人都好奇华西村的发展,才会前来观光,这也让吴仁宝抓到了发展旅游的机会。
可以说华西村的成功,几乎都是吴仁宝的原因。
现如今吴仁宝已经不再是领头羊,由他的亲戚孩子接管,他们没有吴仁宝的拼搏能力和聪明头脑,这也导致华西村日渐衰落。
华西村曾经的成功确实让众人敬仰,让全国都看到了华西村的励志。
但是华西村的经营模式等问题,都导致了华西村的发展在逐渐落后,在相信同村时,也要接纳外地人的思想。
在懂得生活的同时,也不要安于现状。可以适当的停留脚步休息,但是不能一直不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