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出现分歧!准备限制五常一票否决权,幕后黑手阴谋得逞?
联合国出现分歧!准备限制五常一票否决权,幕后黑手阴谋得逞?
近日,在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登的牵头下,一项极具颠覆性的新法案被送往了联合国大会进行讨论。而这项法案所针对的目标,正是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的“五常一票否决权”。根据列支敦士登代表团的说法,今后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如果想使用一票否决权,就必须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解释,来证明该投票的合理性。如果解释未通过,那么则否决无效。
很显然,此法案直接限制了联合国五常的最大特权。也正因如此,该法案在公布后便立即获得了全球50多个联合国普通成员国的响应。然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法案甚至得到了某个常任理事国的公开支持。那么问题来了:
联合国五常的一票否决权到底是从何而来?
一票否决权对于全球和平的意义在哪?
而五常国家的公开响应,又能否让一票否决权成为历史?
霸道的一票否决权
众所周知,在极为庞大的联合国框架中,安理会无疑是最为重要也最为核心的部门。它不仅是联合国唯一有权利采取军事行动的执法部门,更是决定全球走向最重要的一张谈判桌!而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最具特权的当属中俄美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合国五常。
中俄美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
因为在联合国宪章确立时就规定了,联合国安理会想要通过任何一项国际重大决议。除了需要获得安理会中9个国家的赞成票以外,五常也必须达成一致,不能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反对。而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票否决权”!
如果从各国主权平等的角度来看,五常的一票否决权似乎太过霸道。很明显是让五个国家的权利,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并不利于联合国中立且权威的国际立场。那既然如此,为何联合国还要强行设立一票否决制度呢?究其原因,就要从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说起了!
国际联盟
失败的国联教训
时间回到1920年,彼时的西方列强在一战的摧残下已经充分感受到了现代战争的恐怖。因此赢得一战胜利的协约国们首先站了出来,主张建立一个国际联合组织,来协调各方的矛盾避免世界大战再度发生。就这样备受瞩目的国际联盟,即国联在巴黎正式成立。
国际联盟旗帜
根据当时创立国的构想,国联成立后对于成员国会有极高的约束力。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军备以及严格监管来预防战争,即使矛盾出现也可以通过谈判仲裁来平息纠纷。而凭借着如此美丽的规划,在国联成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功吸纳了全球四十余个国家,其规模迅速膨胀。
不过大家都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规模庞大的国联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当时是英法两国主导了国联的建立,但是在权利分配上并没有照顾到同为协约国的美国。且当时的凡尔赛条约,也将美国的利益压榨到了极致,不甘心的美国自然拒绝加入国联。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由于英法等国对于社会主义的忌惮,国联对于实力庞大的苏联也颇为敌视。而失去了这两个大国的加持,国联的规模虽然庞大但权威性却一降再降。最终根本没有能力遏制内部成员的野心,等到二战爆发时,国联更是成为了笑话般的存在!
不过国联虽然失败了,但是其构想却并非没有意义。尤其是伴随着二战中各种新型武器的问世,人们愈加认识到现代战争的恐怖。一旦各国走向失控,那么很有可能彻底终结人类文明。而当时处于危局之下的世界大国们,急需一张能坐下来协商的谈判桌。于是失败的国联便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原子弹“胖子”
大国妥协的联合国制度
1943年,伴随着中途岛海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野心膨胀的轴心国正式敲响了失败的丧钟。而此时看到胜利曙光的同盟国们,便准备效仿之前的国联。建立一个能够让各国坐下来协商的大型国际机构,来避免世界大战再次发生。于是联合国的萌芽应运而生!
虽然此时关于联合国的具体构想还极为模糊,但是其运行标准却第一时间确定了下来,那就是必须要采用大国一致的原则。因为此前国联的教训已经让各国深刻地意识到,小国之间的抱团与争辩并不能影响全球走向,只有大国保持态度一致,才能让联合国具有威慑力和凝聚力。
联合国成立
于是在这一目标的驱使下,1945年伴随着《联合国宪章》的签署,备受瞩目的联合国正式成立。而在二战中贡献最多的中、苏、美、英四国也顺理成章地出任了,最高机构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并且在英国的力争之下,法国也捡了个大便宜,成为了第五个常任理事国。至此联合国的具体框架正式搭建完成。
按照当时美英两国的想法,安理会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应该采用多数一致的投票原则。即其他国家采用多数投票方式,而五常国家则采用一致投票的规则。但是当五常大国一旦成为争端当事国,那么其投票权便无效。简单来说,就是五常国家可以拥有一票否决权,但是会受到限制。虽然这样的规则听起来很公平,但是却遭到了苏联的强烈反对!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的安理会五常,有四个国家几乎是一个阵营的。英国和法国不必多说,已经成为了美国的铁杆小弟。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于美国也极为亲近。那么在这种局势下,一旦进行投票,那么美国阵营铁定占优势呀。因此看到种局势的苏联提出,五常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一票否决权。甚至不惜以退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来威胁美英。
而这种威胁确实极具威慑力,因为苏联一旦退出,那么所谓的大国一致便成为了笑话。新成立的联合国也很有可能会沦为下一个失败的国联。最终在多方妥协之下,苏联的要求被正式采纳。最终成为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五常一票否决权”。
回顾一票否决权的诞生,其实大家会发现它并没有普通人所想象得那么高大上。本质上还是任理事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最终妥协的产物而已。然而即使如此,一票否决权在之后的时间里仍旧表现出了极大的合理性与缓冲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票否决 是提醒更是底线
根据统计,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总共行使过269次否决权。而这些一票否决权所产生的意义,无疑都十分巨大!例如在冷战时期,最热衷于使用一票否决权的苏联。就曾在10年间连续使用了80次否决权,甚至让当时的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被冠上了“否决先生”的名号。
但事实上,苏联的这些否决票,大部分都用来拒绝接纳新成员国,来制衡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中的庞大势力。而相应的美国也曾多次使用一票否决权,来拒绝接纳苏联的卫星国,以此进行报复!从这一点来看,一票否决权其实是让大国之间能够互相牵制,避免联合国成为某一方的傀儡。
而除此之外,五常一票否决权的存在,还极大地保护了某些贫困国家或落后小国的利益。例如中国就曾在叙利亚问题上,连续十年动用一票否决权。来反对美英等国对其进行干涉,避免叙利亚进一步陷入灾难深渊。而其余的像缅甸内政、委内瑞拉危机等事件中,中国的一票否决权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仅维护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完整,更是让某些国家的霸权雄心一再受挫。
当然最重要的是,五常的否决权看似是特权,但其实仍是国家实力所决定的。世界第一霸权的美国,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中国,虽然解体元气大伤但武力仍旧冠绝全球的俄罗斯。即使是被戏称为下两常的英国和法国,也凭借着其殖民历史在全球保存着盘根错节的影响力。
而它们任意一方,如果走向失控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不可挽救的灾难。而此时联合国的一票否决权,就成为一个极为有效的缓冲地带。它很大程度上已经代表了该大国对于某些敏感问题的态度,一旦使用既是提醒也是威胁。避免最终因为某些行为的过线,导致大家谈不拢掀桌子。而这也是大国一致原则最本质的作用!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一票否决权才是避免世界大战最有效地保障!
自废武功or表面工作
不过特权毕竟是特权,无论它背后具有什么意义仍旧会引起某些国家的不满。因此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取消一票否决权的声音便一直存在。但由于最终的决议一直仍旧在五常手中,因此便经常出现“某国提议取消五常的一票否决权,被五常一票否决”的戏剧性场面。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每次这种提案几乎都会遭到所有五常国家的反对。
但有意思的是,此次列支敦士登提出限制五常一票否决权的提案却意外获得了美国的支持,成为了五常中唯一表态同意的国家。难道美国这次真的要自废武功,让一票否决权成为历史吗?很显然这并非美国的风格!
事实上,美国此次之所以倒戈背刺其余四常最终的目标其实还是俄罗斯。毕竟此前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就直接使用了一票否决权,导致某些决议无法通过。而美国自然要借此契机来质疑俄罗斯一票否决的合理性。不过大东相信,这种响应终究只是表面工作而已,毕竟给自己的特权套上枷锁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即使该法案真的被送往表决台,最后应该也会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