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雨润读书会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雨润读书会
自我审视10本情绪书(3)
雨润金句
这个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内向者。
相对于交谈,他们更喜欢聆听,相对于参加喧嚣的聚会,他们更倾向安静的阅读;他们致力于创造却不愿自我推销;他们宁愿一个人独立工作也不喜欢加入到小组的头脑风暴之中。
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向者和外向者,在他看来,内向者更关注内心世界,而外向者倾向关注人们的外部活动;内向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事物的意义上,而外向者则会投身与事件当中;内向者需要独处来获得放松,而外向者在社会交往中就能吸取能量。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内向者,也不存在绝对的外向者。”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关系到每个人,因为你我身上都存在内向的一面。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回答了三个问题:
1、外向是如何崛起,被社会认可的?
2、内向者的优势与特点
3、隐藏在两种性格差异背后的原因
社会认可的最优秀的学生的样子,经常发言、观点有力,就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如果不发言就会不受待见。
人们发现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人不再是每天打招呼、熟悉的邻居,而代之以陌生人。他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给那些毫无交情的人留下好印象?”
对于希腊人而言,演讲是一种高潮的技能,对于罗马人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被赶出城市,因为那意味着丰富的社交生活的终止。
每个人都有很多个社会自我,需要根据不同的群体偏好,调整表现出不同的自我。
内向型人才在领导原创性工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更乐于倾听他人意见,接受建议,缺乏主导社交情景的兴趣。因此,在下属的才能展现出来之后,他们更有优势去激发对方的潜力,创造出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
内向者在延迟满足方面也优于外向者。
内向者最重要的优势是什么? 刻意练习是在一个领域中取得成功的关键,但问题只有当你是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投入到所谓的刻意练习中去。原因在于,刻意练习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身边如果有其他人会分散注意力。
个人空间才是创造力的关键所在,而过多的团体工作会产生消极影响。我们不自觉地会迎合别人的观点、害怕出丑、迫于意见领袖的压力等等。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会进化出一种最优的行为准则,那些偏离最优行为准则的成员会濒临死亡。动物界也存在“等待时机”的慢性子和“说做就做”的急性子。
腼腆的动物以一种局外人的姿态观望,当捕食者来袭时也能成功生还,而大胆的动物则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如果你喜欢一步一步稳扎稳打,那就不要受别人的影响而迫使自己加速,坚持走自己的路才会给自己带来力量。
很好的毅力、喜欢独处的专注、躲避陷阱的敏锐都能帮助你找到心流的最佳状态,再也不用担心需要在社交场合伪装成一个外向者——冒充一个不是自己的人了。
内向者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并坚持自己的道路。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刻意模仿外向者,被迫陷于社交的漩涡中。因为意见也可以通过安静的方式表达,独处可以积攒能量,通过刻意练习打造自己的软实力。
带有进攻性的力量会挫败你,而软实力会胜于无形。
充满智慧的时间书
触动灵魂的旅行书
收获能量的幸福书